2024年,我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对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4〕2号)和《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教科信〔2024〕3号)等相关文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学风建设,现将2024年度学风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理念,致力于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将学风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增强科研实力、培育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强化科研诚信,树立正确学术导向,激发师生创新热情,营造崇尚科学、鼓励探索的氛围。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全面推动学风建设,力求形成“学风正、教风严、校风优”的局面,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举措
(一)优化组织架构,强化领导力量
学校进一步调整了校学术委员会机构设置及其专门委员会组成,调整后的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处、科技处、学工部、人事、宣传部等重要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各专业专家组成。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术评价专门委员会和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学术评价专门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评价领域相关学术事务规划、咨询、评议和协调工作,确保了学术事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有助于推动学校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接受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负责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认定工作。这一机构的设立,体现了学校对学术诚信的高度重视,为健康向上的学术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成立了“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旨在全面加强全校的政治思想教育、意识形态引导、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通过树立并弘扬正面典型,严厉纠治各类不良行为,对失范行为实施严格惩处,有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管理
在原《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认定处理办法》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诚信建设与科研失信行为处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和科研诚信建设,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有效预防和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本年度,印发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奖励办法》和《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专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强了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综合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三)构建监督体系,夯实质量保障
建立多元监督机制,构建了由科技处、教务处、人事处、学工部、纪检监察部门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监督机制,实现对学术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在学报论文发表、项目评审等环节引入匿名评审机制,减少人情因素干扰,确保评价公正客观。强化学校科研管理平台的应用深度与广度,确保科研项目自立项至结题的每一个环节均能实现精准溯源管理,全面覆盖科研成果的登记、审核与展示,以及科研活动的规划、执行与评估。学校还组织了各二级学院(部)对全体教职工自任现职以来的科研成果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工作,指派了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过程性资料,并规范备案,以确保科研资料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课堂考勤管理,定期通报考勤情况,及时处理违纪行为。严格考风考纪监督,加强考场组织管理,严肃处理违纪作弊行为。实施学业预警与帮扶机制,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动态监测和帮扶。
(四)加强师德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为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组织2024年新时代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2024年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和2024年高质量发展与专业带头人能力提升研修班分别赴复旦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培训学习。建立了健全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师德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零容忍”。
(五)营造学风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2024年,开展了“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培养兼具高尚品德与精湛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了2024年“书香绵职”校园阅读文化节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发挥大学文化育人主阵地的作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加强图书馆、自习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学习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对五四表彰大会、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表彰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启动仪式、优秀毕业生表彰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榜样力量,营造了一种崇尚知识、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潜能。
三、总结与展望
2024年,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学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学术诚信意识普遍增强,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稳步提升。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断创新。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术诚信体系,加强学风建设监督,为推动学校学风工作的健康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